Tang
关于定投策略的记录(三十四)

关于定投策略的记录(三十四)

继续更新,确定了新的统计方法。

把目前持有的股数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正在分段投入阶段的股数,另一类是作为盈利保留下来的股数。这种方法从统计零成本单位开始有了雏形,即每次博客最后的盈利部分A+B,现在作为一个可用方法确定下来了。这种统计方法更加准确,可以知道目前的现金在分段投入阶段的真正占比,消除零成本股数的干扰。为此我又改造了雪球上的两个组合,一个记录作为盈利保留的股数,包括所有零成本单位和盈利保留单位,另一个记录剩余现金的投入情况。从短时间的观察来看,盈利保留部分的波动和沪深300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可以认为它们具有沪深300的成长性,即年化4%左右。另一部分则不可预测,可以得出买卖操作的年化收益,但应该并不准确。

接下来做一个数字计算。

有一个老问题,假设有100元,买入某股票时股价是1,先上涨了10%,又下跌了10%,问目前的持有价值(设为P)是多少。经过计算可以得出,持有价值是:

\(P=1*1.1*0.9*100=99\)

少了1%,持有数量100,如果只投入20%的现金,总体的上涨和下跌幅度都变成了原来的20%,于是持有价值是这样:

\(P=(0.2*1.1*0.9)*20+80=99.8\)

持有价值少了0.2%,盈亏比例是非常规整的20%,持有数量20,可以看出,如果持股不动,经历相同的涨跌幅会造成亏损。

那么如果在上涨的时候卖出,下跌的时候买入20%呢,对先涨后跌来说:

卖出后:

\(P_1=(1.1*20+80)=102\)

买入后:

\(P_2=P_1=102\)

先跌后涨的情况:

买入后:

\(P_1=0.9*20+80=98\)

卖出后:

\(P_2=0.9*1.1*20+1.1*20+60=101.8\)

事情发生了变化,在特定节点进行买卖操作后,持有份额还是20,但盈利回正了。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在等幅波动下进行的买卖操作,能够盈利。

我认为这就是杠杆的魔法,当然需要是没有平仓线那种的。如果可以无限地买入,理论上可以在任何一个反弹的日子盈利,即使总体趋势向下。而现在我所使用的策略,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对盈利保留单位来说,如果这个单位盈利100%,相当于上了一倍的杠杆,而零成本单位可以认为是无限倍的杠杆,目前的策略就是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最多的零成本单位,提高金钱的使用效率。盈利保留单位要尽可能块地转为零成本单位,否则盈利有机会变为负,类似于杠杆的爆仓,而下一个买入机会并不一定会在短期内出现,这种时候只能继续等待。目前来看可能将保留股数部分的比例控制在20%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比例过大,应该会影响整体收益。

再讨论关于买入和卖出的问题:卡片在买点附近大幅上涨后,要不要再买入,如果持有一天的卡片大幅上涨,要不要卖出。

以当前的策略来看,前者不能再买入,后者要卖出。虽然前者一般会趋势性地向上,但一旦大幅上涨,前一天和后一天的年化收益将大不相同,比如第一天上涨5%,第二天年化收益要保持不变,也要上涨接近5%,但上涨5%的统计概率并不高,所以第二天年化收益率大概率要下降。后者也是同样的道理,短时间卖出,卡片的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最大化。据此,大幅上涨后的卡片不再参与,在买入卡片后的第二天,可以设定短期卖点卖出。

目前盈利-26.8%+0.67W

以上。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空间中的空间《关于定投策略的记录(三十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