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

最近看的内容:《苏东坡》纪录片等、《葬送的芙莉莲》、《战争与和平》苏联版、《资治通鉴》

再不记录就忘了,已经在忘了w

《苏东坡》

看了央视六集版的、《定风波》,还有B站演绎方式版本的,不过B站的有点假没看下去,另外查了一些和苏轼生平相关的内容。

今年和苏东坡有缘,国考面试的时候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圣地巡礼的老太太,独自去苏东坡到过的各个地方旅行。之前的省考虽然通过了,但因为各种因缘巧合放弃了,所以也许当时我感觉到的暗示就是这个吧。

最早了解到苏轼是之前看蒋勋谈中华艺术史,讲他的赤壁赋,这两年苏东坡忽然火了起来,所以相关的内容也很多,对苏轼的了解更加立体了。除了主业比较惨,苏轼的能力范围可以说遍地开花了,符合当下文青的追求w那篇屈居第二的国考申论我也拜读了,看到有评价说其实在当时来说是陈词滥调,还犯了杜撰的忌讳,但因为文才高,所以很受阅卷人喜欢,后来苏轼评价自己的作文,也说只是为了应试而做,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想法,不愧是学霸,就这个见识就足以指导目前高考或者国省考的学子们少走多少弯路了w而从考试这个事件的全过程来看,有了父亲对主考欧阳修的了解,以及第一年考试改革的文风变革,才有了苏轼的脱颖而出,所以我猜当时苏家兄弟是故意模仿欧阳修门人的文风也未可知?因为四门功课苏轼只有策论这篇文章惊艳全场,总排名也不像想象中那样靠前,比较意外又反常识的是苏轼的诗赋成绩居然不及格w苏家得到的另一个加持是皇帝的“我为子孙选到两个宰相”,在京城获得了梦幻开局。

苏轼兄弟这科进士榜被称为千年第一龙虎榜,我又稍微查了一下同期的其他进士,可以看出在党争中站队的都在起起伏伏,不站队的也算相安无事,只是如果犯罪了就没人保你了。苏轼这种获得几层加持的,自然被两边都特殊照顾,所以苏轼的政治生涯才如此大起大落,苏轼临终前总结人生的那首诗,纪录片里说是积极的,我却认为苏轼当时应该是对自己仕途的自嘲和无奈居多。

苏轼的东坡居士来自白居易,因为他是白居易的粉丝,所以我又顺便查了一下白居易,他们俩的遭遇可真像,相比苏轼被贬后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极致追求,白居易则显得更加忧国忧民,通过新乐府运动持续输出,对时弊的批判绝对比苏东坡辛辣直接得多,但白居易后面反而比苏轼更看得开,被召回京也不太过问政事了,苏轼总想做一番事业,对老百姓的事情充满人情味,不过去的几个地方实际上大都在搞水利建设w当然他们有一个不同,苏轼开始贬谪生涯是42岁,其实很多政治抱负都得以实现了,白居易则几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也许因为变化的早晚,让白居易在政治上开悟得更早一些。另外苏轼那句“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应该是致敬了白居易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迷弟了w

看苏东坡也得到了今年最大的收获,他在黄州作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让我觉得一定是冥冥中的安排w面对无常的命运,古人给了我们太多精神力量,豁达、坚忍、平常心,原来这些是属于不如意者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有太多人类中璀璨的星星,没有这个精神家园,大概会有更多的人被世事无常打倒。从这方面来说,中华文化,或者说知识分子,数千年来的精神家园是有延续性的,而且通过不断吸收各种新的思想,不断进化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天然就拥有三皇五帝时期以德为首、以人为本的基因,一直延续到现在。从历史来看,任何想要推翻这个规矩的人,都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不过这种惯性也让汉字圈的知识分子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刻开始,就为自己系上了政治这个隐形的束缚,这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知识分子必须为政治服务,伟大却反人性,现在这个要求被人为降低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w

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典故来自三国时期的左慈,因为道术过于神奇而不被各路诸侯接纳,来到孙策那边,孙策追着要杀他,左慈穿着竹杖芒鞋在下面慢慢走,孙策骑着马却怎么也追不上。而这首词被称为苏轼从乌台诗案的人生低谷中走出来的政治宣言,所以道家思想(应该还有佛家 一定在当时成了苏轼自我排解的精神支柱 ,中国知识分子在人生中各有各的低谷,但治愈你的永远是道家啊w

这里再提一嘴也是碰巧在今年早些时候看到的《德充符》,申屠嘉的“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的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简直如同预言一般,似乎命运在提前对我要经历的事情进行开解。

 

《葬送的芙莉莲》

寿命是人类迄今为止永恒的追求和恐惧,人类的寿命如果能够延长100年,甚至50年,现在的世界都将大大不同。当然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死亡的神圣性正如过去人类对天灾的敬畏一样,正在慢慢消退。即使被疫情吊打了三年,天马行空的人类对延长寿命甚至永生的自信依然是肉眼可见,还提前构思好了多种实现路径,可爱啊w

虽然作品讲的是寿命,但实际上讨论的还是关于“记忆”的事情,在足以让人类个体的存在痕迹消失的时间跨度中,人在一生中做的所有事情看起来都微不足道,记忆只对特定的人有意义,任何生物在死亡后都不会再产生新的记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在人死亡的这一刻,记忆就成了别人的东西,即使有什么偏差,本人也无法去纠正了。

勇者死后,芙莉莲作为一名旁观者和晚熟的人,踏上了重读记忆的旅程,人类勇者的铜像已经锈迹斑斑,拯救过世界的古代英雄事迹也早已成为真假难辨的神话,最了解自己的朋友,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他们冒险时的记忆,短暂的冒险经历和后悔的冲击改变了芙莉莲的人生,芙莉莲终于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长寿的她也改变了对死亡的看法,不再对短寿的人类持俯瞰态度。途中擦肩而过的精灵在上古时期和他的同伴拯救过世界,如今开始相信神的存在,大概因为可能神是唯一一个能拥有自己记忆的人了。长寿的智慧生命伴随着如同诅咒一般的孤独,也许只有永生不灭的神才有这个体量,能承受这种孤独,或者像魔族一样只关心自己的世界,没有记忆的包袱,从这个角度来说,睁开眼睛看世界也是一种诅咒。

有时候我会想,人类出了那么多厉害人物,死亡导致这些宝贵的智慧无法延续,让新人学习则又要重新走一遍过去的路,这岂不是极大的浪费,为什么人类没有进化成长寿的形态,而是进化成了善于学习的形态呢。《西游记》中孙悟空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找到菩提老祖学到了长生之法,其他各门都不愿去学,可能就是人类这种疑问的体现,再厉害的妖魔,也有寿命终结的一天,不管是人还是神,即使在知道有轮回这种生命循环形式的前提下,也不愿意安然就死。相对于西游世界来说,芙莉莲的世界又简单一些,只要去到北极就能见到过去的战友,但是越往北魔族越多,甚至魔王就在那里,所以这种所谓与灵魂的对话,是不是又是某种障眼法呢,大概需要作品接近完结才能知道了。

因为动画速度比较慢所以补了漫画,后面的主题似乎变了。

 

《战争与和平》苏联版

托尔斯泰巨著,讲拿破仑入侵俄国前后的那段历史。电影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拿破仑入侵俄国前,俄国贵族在国内的各种奢靡生活,交待了软弱的皮埃尔,坚毅的安德烈,天真的娜塔莎之间的故事,第二阶段是拿破仑进驻莫斯科,又被俄国人打退回去,主要交待法国人的暴行和俄国人奋起反抗期间的故事,安德烈和娜塔莎之间的爱情,背叛和原谅,皮埃尔在亲历战争、亲眼目睹暴行、接触同被俘虏的底层同胞后顿悟了,而在法国人如同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一样洗劫了莫斯科之后,贵族们的偏安生活居然还一如往常,可见托尔斯泰对贵族阶层的批判。

虽然背景厚重而宏大,但托尔斯泰想说的却是一个简单朴素的内容,即“幸福”是什么。俄国人对生命有一种特有的忧伤,生命的意外终结让人叹息,但只是上帝将那个人召回去了,上帝对一切人类都是平等和博爱的,这种对宗教的信仰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反而让他们的精神异常强韧,即使面对随时可能没命的战争也能谈笑如常,从这部作品能看出俄国人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也能看到俄国人的民族精神,全世界所有民族的追求是有共通性的。

现在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人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联系,网络形成了一种世界共通的亚文化,全人类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是一样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各国之间的舆论斗争,各个国家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大了,对群体贴标签,对个体则会无视这种标签,比如你在游戏中合作无间的队友,可能是来自所谓“邪恶国家”的玩家,这些标签就像星座或者血型论一样,不断被各种网络信息强化着。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思潮,而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只有一种思潮能够占据上风,互联网记录了这些不同想法,每个民族的传统和来龙去脉其实都有迹可循,而随着各种国家力量出于安全或者竞争或者引导的考虑,对互联网的介入程度不断加强,我个人认为未来这种标签化会愈演愈烈,这是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

所以,多去读不同民族的名著和历史,多去了解吧,所有人其实都是一样的。

 

《资治通鉴》

只看到了汉武帝的部分,未展开之前,司马光就对汉武帝的所作所为批判了一番,认为汉武帝把汉朝积攒的家底都耗光了。了解了新旧党争的历史之后再去看资治通鉴,会发现只要涉及到改革的人物,司马光都会大加批判,并痛陈改革对人心的毒害,比如商鞅变法让秦国百姓道德日益败坏,老百姓不孝、唯利是图、只想着倒插门等等,直到汉朝也难以逆转,保守派的政见跃然纸上了。从实际情况看,王安石的变法的确有很多问题,新党执政的时间也很长,但新旧党轮番上阵的结果,就是像苏轼这样有才能的人被卷入到政治风波中去,很多精力白白浪费在党争上面,一方上台,一定会全盘否定另一方,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结果就是内耗严重,甚至因此失去了征服西夏的大好机会。这是人类的通病,直到现在,似乎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杜绝这种情况。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且精神内核始终不变,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能力极强,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知识分子们就明确了有德之人才能当领袖这一原则,至今不变。而自中原地区的冠带之礼确立后,中华文明一直在吸收融合周边文明,秦国、吴越、越南、粤、金、蒙、满,后面还有对佛教旷日持久的吸收消化,似乎每一个有机会入主中原的民族都选择了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可见中华文化生命力之强。所以日本侵华的时候说要做中华文化的旗手,不管是真是假,大概也包含了这种意思,即使他们成功征服了中国,最终结果也是被中华文化吸收。而这种融合能力,和追求明德这种传统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司马光这种保守派的坚持还是王安石这种改革派的活跃,出发点都是一样的,这种精神内核融入了教育,融入了家庭,很难被异化。

 

以上。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空间中的空间《最近看的内容:《苏东坡》纪录片等、《葬送的芙莉莲》、《战争与和平》苏联版、《资治通鉴》》

评论